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发展阶段和成因

被引:29
作者
吴波
慈龙骏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北京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荒漠化发展阶段; 滥垦; 过牧; 滥樵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3个时期航空像片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对50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了前后两个阶段荒漠化发展速度的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相比,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荒漠化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局部地区出现了显著的逆转趋势。两个阶段荒漠化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前一阶段滥垦、过牧、滥樵采现象严重。在半干旱干草原和干旱荒漠草原地区,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三滥”。
引用
收藏
页码:2437 / 24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 [J].
朱震达 ;
王涛 .
地理学报, 1990, (04) :430-440
[2]   关于土壤风蚀风洞模拟实验的某些结果 [J].
董光荣 ;
李长治 ;
金炯 ;
高尚玉 ;
吴丹 .
科学通报, 1987, (04) :297-301
[3]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与防治途径[M]. 科学出版社 , 董光荣等著, 1993
[4]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等著, 1989
[5]  
伊克昭盟志[第二册] .2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撰委员会. 现代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