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20
作者
邱东晓 [1 ]
黄菲 [2 ]
杨宇星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关键词
暖池; 年代际变化; 印度洋; 太平洋; 三维结构;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7.04.002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均具有显著的准10 a的周期振荡和1976~198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暖池由1976年前的"冷"暖池转变为1986年后的"热"暖池;暖池指数的季节循环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特征,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在异常暖年代其季节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暖池三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暖年代热带南印度洋暖水的向西向南扩张和西太平洋暖池东边界的向东及北边界的向北扩张,暖异常主要分布在60 m以浅的上混合层中暖池的东边界区域,而其下面的温跃层内则为更强的异常降温,垂向上表现出上暖下冷的斜压模态结构,而温跃层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在不同暖池区则有不同的特点,表明东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可能由不同的机制引起,尚需进一步分析其海洋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热含量场的变异及其影响 [J].
张启龙 ;
翁学传 ;
程明华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389-396
[2]   西太平洋暖池的跃变及其气候效应 [J].
赵永平 ;
吴爱明 ;
陈永利 ;
胡敦欣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17-326
[3]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SST场的时空特征 [J].
张启龙 ;
翁学传 ;
颜廷壮 .
海洋与湖沼, 2001, (04) :349-354
[4]   南海暖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J].
贾英来 ;
刘秦玉 ;
孙即霖 .
海洋与湖沼, 2000, (04) :354-362
[5]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J].
李万彪 ;
周春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5) :674-681
[6]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5) :513-521
[7]   西太平洋暖池基本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J].
李克让 ;
周春平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1998, (06)
[8]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关系 [J].
李万彪 ;
周春平 .
气象学报, 1998, (05) :108-115
[9]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及其与南方涛动和副热带高压关系[J]. 翁学传,张启龙,颜廷壮.海洋科学集刊. 1998(00)
[10]   大洋暖池特征变化和成因的研究 [J].
周春平 ;
李万彪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