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的改进

被引:8
作者
王升厚
王尊生
宋玉宏
机构
[1] 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2] 普兰店市34中学
关键词
蛹虫草;组分种源;搔菌;生石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35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人工栽培的蛹虫草鲜品为材料,通过组织分离和培养手段获得的虫草种源同野生虫草组分种源Fom1相比产量性状没有明显差异;在栽培方法上采用搔菌和喷施5%生石灰水溶液,较好地解决了蛹虫草栽培中菌丝徒长、不转色、不现草的技术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苏蛹虫草的人工培育 [J].
潘新法 .
中国食用菌, 1995, (02) :28-29
[2]   冬虫夏草研究进展 [J].
罗信昌 .
中国食用菌, 1994, (04) :3-5
[3]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 农业出版社 , 杨新美主编, 1988
[4]  
食用菌生产大全[M]. 农业出版社 , 陈士瑜编著, 1988
[5]  
食用药用菌实验技术及发酵生产[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洪震,卯晓岚编著, 1992
[6]   液体培养虫草子座初报 [J].
蒲春翔 ;
赵建强 .
中国食用菌, 1992, (06) :44-44
[7]   家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成份分析 [J].
贡成良 ;
吴友良 ;
朱军贞 ;
潘中华 ;
彭国平 ;
楼凤昌 .
中国食用菌, 1993, (04) :21-23
[8]   组培蛹草与虫草成分的比较 [J].
陈顺志 ;
吴佩杰 ;
管代义 ;
孙连玉 ;
孙路玮 .
食用菌, 1993, (06)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