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未来趋势预估

被引:18
作者
张勃
张调风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ET0); Penman-Monteith公式; R/S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113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61—2010年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7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ET0),并结合各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探讨了ET0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黄土高原区ET0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的敏感性虽较低,但因其显著变化,成为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贡献达到6.37%,太阳辐射和风速次之,实际水汽压敏感性较大,但因变化小,贡献仅为1.36%;空间分布上,气温对ET0的变化均为正贡献,风速和太阳辐射多为负贡献,实际水汽压在北部为负贡献,南部多为正贡献;未来一段时间ET0仍然保持与过去相一致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益时空动态——以黄土高原南部为例 [J].
卞鸿雁 ;
庞奖励 ;
任志远 ;
徐茜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9) :2391-2396
[2]   1962—2010年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 [J].
张调风 ;
张勃 ;
张苗 ;
刘秀丽 ;
孙力炜 ;
安美玲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8) :2066-2074
[3]   黄土高原1961—200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异 [J].
李志 .
生态学报, 2012, 32 (13) :4139-4145
[4]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加强 ;
舒俭民 ;
刘成程 ;
王丽霞 ;
郭扬 ;
张林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92-100
[5]   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J].
罗玲 ;
王宗明 ;
毛德华 ;
娄艳景 ;
任春颖 ;
宋开山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6) :1533-1540
[6]   黑河流域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马宁 ;
王乃昂 ;
王鹏龙 ;
孙彦猛 ;
董春雨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6) :975-989
[7]   近50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王麒翔 ;
范晓辉 ;
王孟本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512-5523
[8]   西北地区近49年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 [J].
曹雯 ;
申双和 ;
段春锋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375-381
[9]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作物生长季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9-995
[10]   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的交叉小波分析及R/S分析 [J].
王亚敏 ;
张勃 ;
郭玲霞 ;
戴声佩 ;
王兴梅 .
地理科学, 2011, 31 (06) :74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