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的演变(1956-1975年)和富营养化问题

被引:102
作者
饶钦止
章宗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种类组成; 东湖; 藻类; 孢子植物;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1956—1957、1962—1963和1973—1975年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进行的三次调查资料,总结了过去二十年内在东湖两个代表性采样站上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主要变化(包括数量、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初级生产力)。年平均总数在二十年内由每毫升几百个增为几千个。由甲藻和硅藻占优势逐步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占优势,蓝藻中的大型种类明显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原来呈春季和秋季两个高峰,但60年代后,已变为夏、秋季的一个蓝藻高峰,而且数量大,延续时间长。浮游植物的年初级生产量和日最高初级生产量也有明显增加。作者以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变化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其他因素,对东湖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根据浅水湖泊在利用上的特点,提出了关于防治东湖这样一个多用途(供水、游览、渔业)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湖泊调查基本知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辑, 1956
[2]   梁子湖湖沼学资料 [J].
王祖熊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9, (03) :352-368
[3]   武昌东湖底质的类型及其分布 [J].
龚伦杰 ;
官子和 ;
黄耀桐 ;
胡瑞华 .
海洋与湖沼, 1965, (02) :181-194+199
[4]  
Mackay, 1976,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lakes by fishharvest.J. Fish. Res. Bd. Bull,C. J. and W. C. Canada Repo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