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19
作者
时立荣
王安岩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治理创新; 生产要素的社会性变革; 资源组合; 组织创新;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6.03.02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社会治理需要解决多主体参与问题。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社会企业属于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一方。从社会创新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是社会企业跨界发展的动因,也使它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主体。而社会嵌入机制促使企业的传统生产要素与社会性要素相结合,发展出社会企业类型的组织。社会企业的出现,创新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资源组合运作模式,其与众不同的核心造血功能,克服了营利企业不关注社会问题和非营利机构效率低下的痼疾。社会企业使企业社会责任升级为"社会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企业直接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案;推动了公益项目创新、公益创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具有推动公民参与,促进社会融合作用;改变了旧的慈善观,更有可能颠覆人们对传统企业的认知,引发组织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 [J].
时立荣 ;
刘菁 ;
徐美美 .
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04) :91-95+124
[2]   社会企业的官方定义及其认定标准 [J].
王世强 .
社团管理研究, 2012, (06) :38-41
[3]   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 [J].
时立荣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1-7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13 (001)
[5]  
真正的问题解决者[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夏露萍, 2014
[6]  
新的企业模式[M]. 中信出版社 , (孟加拉) 尤努斯, 2008
[7]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何增科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