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立枯病的病害分析及生防初探

被引:10
作者
张国辉 [1 ]
王龙 [2 ]
任永权 [1 ]
贺定翔 [3 ]
兰才武 [3 ]
范成明 [4 ]
陈宇红 [4 ]
胡赞民 [4 ]
机构
[1]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分院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3] 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太子参; 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互隔文链孢霉; 芽孢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75 [喜阴药物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子参种苗有致病能力的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生防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GH18菌株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的抑菌效果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药食源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及枯草芽孢杆菌H110抑菌特性研究[D]. 齐东梅.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2]   Biofumigation with Brassica plant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noculum potential of Fusarium yellows of Brassica crops [J].
Lu, Pingxiang ;
Gilardi, Giovanna ;
Gullino, Maria Lodovica ;
Garibaldi, Angelo .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0, 126 (03) :387-402
[13]  
Growing Brassica juncea as a cover crop, then incorporating its residues provide complementary control of Rhizoctonia root rot of sugar beet[J] . 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9 (3)
[14]   贵州太子参主要真菌病害的调查与防治 [J].
桑维钧 ;
熊继文 ;
宋宝安 ;
李小霞 ;
练启仙 ;
张忠明 ;
夏忠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3314-3316+3318
[15]   药用植物太子参的研究进展 [J].
吴朝峰 ;
林彦铨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26-430
[16]   立枯丝核菌毒素的产生及与致病力的关系 [J].
徐敬友 ;
张华东 ;
张红 ;
童蕴慧 ;
徐艳 ;
陈夕军 ;
纪兆林 .
扬州大学学报, 2004, (02) :61-64
[17]   红麻种子携带真菌与苗期病害发生的关系 [J].
陈玉森 ;
祁建民 ;
方树民 ;
陶爱芬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438-442
[18]   拮抗细菌的研究进展 [J].
程亮 ;
游春平 ;
肖爱萍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732-737
[19]   贵州省中草药病虫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J].
张智广 ;
黄荣茂 ;
逄丽丽 ;
宋宝安 .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80-183+186
[20]   太子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J].
温学森 ;
霍德兰 ;
赵华英 .
中药材, 2003, (04) :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