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风向因素研究

被引:22
作者
刘咸德 [1 ]
李军 [1 ,2 ]
赵越 [3 ]
安欣欣 [3 ]
李冰 [4 ]
杨红霞 [4 ]
李玉武 [5 ]
董树屏 [5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新疆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局
[3]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4]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5]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关键词
TSP; 特征元素; 区域分布; 污染来源; 气象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5年9月~2006年9月在北京市北部、中部、南部3个点位采集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技术测定了29种无机元素.基于大气浓度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925hPa时不同风向对北京市TSP浓度及Al、Fe、Ca、S、Se、Pb、Zn等特征元素空间分布及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TSP及Al、Fe等地壳来源元素在东北、西北、西南3种风向下,3点位的平均浓度变化不大,表现出明显的顺东北风递增的特征;Pb、Zn等冶炼排放元素的3点位平均浓度以西南风时为高,并表现出明显的顺西南风递减的特征.Pb、Zn等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北京南部以远地区有色冶金企业排放的大气传输;而地壳元素主要来自北京本地排放源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绝对主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大气颗粒物中铅来源 [J].
李玉武 ;
刘咸德 ;
李冰 ;
杨红霞 ;
董树屏 ;
张烃 ;
郭婧 .
环境科学, 2008, (12) :3310-3319
[2]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及其铅的来源识别和解析 [J].
肖锐 ;
李冰 ;
杨红霞 ;
张远航 ;
刘咸德 ;
刘锋 ;
李玉武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48-155
[3]   北京市主要PM10排放源成分谱分析 [J].
华蕾 ;
郭婧 ;
徐子优 ;
胡月琪 ;
黄延 ;
邹本东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6) :64-71
[4]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边界层风场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彭珍 ;
胡非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6) :1608-1615
[5]   城市环境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 [J].
徐祥德 ;
周丽 ;
周秀骥 ;
颜鹏 ;
翁永辉 ;
陶树旺 ;
毛节泰 ;
丁国安 ;
卞林根 ;
J.Cha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0) :958-966
[6]   北京边界层外来污染物输送通道 [J].
苏福庆 ;
高庆先 ;
张志刚 ;
任阵海 ;
杨新兴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26-29+40
[7]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J].
张志刚 ;
高庆先 ;
韩雪琴 ;
郑晓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14-20
[8]   925hPa标准等压面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杨红梅,陶祖钰 .
气象, 1994, (01) :17-20
[9]   Formation of submicron sulfate and organic aerosols in the outflow from the urban reg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China [J].
Xiao, R. ;
Takegawa, N. ;
Kondo, Y. ;
Miyazaki, Y. ;
Miyakawa, T. ;
Hu, M. ;
Shao, M. ;
Zeng, L. M. ;
Hofzumahaus, A. ;
Holland, F. ;
Lu, K. ;
Sugimoto, N. ;
Zhao, Y. ;
Zhang, Y. H.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24) :3754-3763
[10]   Source area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J].
Hagler, G. S. W. ;
Bergin, M. H. ;
Salmon, L. G. ;
Yu, J. Z. ;
Wan, E. C. H. ;
Zheng, M. ;
Zeng, L. M. ;
Kiang, C. S. ;
Zhang, Y. H. ;
Lau, A. K. H. ;
Schauer, J. 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20) :3802-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