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原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效益

被引:27
作者
方日尧 [1 ]
赵惠青 [1 ]
方娟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渭南市植保站
关键词
覆盖技术; 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 单位耗水量增产量; 投入产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陕西渭北旱原区,通过田间试验对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原区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栽培,垄覆膜沟覆秸秆更为突出。垄覆膜沟覆秸秆栽培模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到11.59 kg.mm-1.hm-2,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达到37.21%39.85%,单位耗水量增产达到58.68%66.25%,产投比为1.34∶1,均高于其它覆盖栽培模式。垄覆膜沟覆秸秆模式栽培技术是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覆盖技术特点及其节水增产效果与投入产出分析 [J].
赵印英 .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04) :37-40
[2]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杨封科 .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04) :47-49
[3]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J].
强秦 ;
曹卫贤 ;
刘文国 ;
张建昌 ;
党占平 ;
刘金海 ;
高亚军 ;
翟丙年 ;
李生秀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066-1071
[4]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对冬小麦生产综合效应研究 [J].
方日尧 ;
同延安 ;
梁东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72-75
[5]   陕北地区谷子双料沟垄组合覆盖增产机理 [J].
杨开宝 ;
李景林 ;
吴存良 ;
张国云 ;
牛秀峰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4) :63-66+79
[6]   几种地面覆盖材料的覆盖效果比较研究 [J].
杨开宝 ;
李景林 ;
吴存良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4) :87-90
[7]   渭北旱塬冬小麦不同栽培方式初探 [J].
张正茂 ;
任广鑫 ;
闵安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4) :36-40
[8]   施肥和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谷洁 ;
高华 ;
方日尧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02) :166-170
[9]   黄土区地面覆盖的主要类型及其保水效应 [J].
梁银丽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