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被引:232
作者
黄宗智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美国“大而粗”农业模式; 中国“小而精”农业模式; 适度规模; 小农经济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共中央于2013年年初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之后全国讨论沸沸扬扬,其中的主流意见特别强调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提倡土地的大量流转,以为借此可以同时提高劳动和土地生产率。其所用的口号"家庭农场"是来自美国的修辞,背后是对美国农业的想象。本文论证,这是个不符合世界农业经济史所展示的农业现代化经济逻辑的设想,它错误地试图硬套"地多人少"的美国模式于"人多地少"的中国,错误地使用来自机器时代的经济学于农业,亟需改正。它也是对当今早已由企业型大农场主宰的美国农业经济实际的误解。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主导逻辑是节省劳动力,而中国过去三十年来已经走出来的"劳动和资本双密集化""小而精"模式的关键则在节省土地。美国的"大而粗"模式不符合当前中国农业的实际,更不符合具有厚重传统的关于真正的小农经济家庭农场的理论洞见。中国近三十年来已经相当广泛兴起的适度规模的、"小而精"的真正家庭农场才是中国农业正确的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94+9 +9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豆生产和进口的经济逻辑 [J].
黄宗智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1) :176-188+8
[2]   资本主义式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再思考——以水稻生产为例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3, (04) :137-156
[3]   《中国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导言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2, (03) :5-9
[4]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中国现代农业的特色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2, (03) :88-99
[5]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 [J].
黄宗智 ;
高原 ;
彭玉生 .
开放时代, 2012, (03) :10-30
[6]   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1, (05) :82-105
[7]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8]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M].黄宗智; 著.法律出版社.2010,
[9]  
中国乡村研究.[M].黄宗智;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0]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