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现实价值

被引:34
|
作者
李华胤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乡愁;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文化自信; 文明新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05 ; 0503 ;
摘要
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以发展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乡愁,把乡愁从情感命题升华为“文明传承和文明新形态”的国家发展命题,将乡愁的地理空间从乡村拓展到城市、祖国,使乡愁从传统走向现代,赋予了乡愁更深层次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中国式的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要以留住乡愁为基本前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留住乡愁,乡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情感营养、文化滋养和方法补养,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传承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乡土文化,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农村情怀,凝练于中国城乡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习近平工作经历中缔结的农村情结。其核心要义是: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宏大蓝图、深刻描摹现代化城乡关系新谱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乡愁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还提供了方法指南,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城乡深度融合、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习近平. 西部大开发.2012(09)
  • [2] 贵州花茂村:从“美丽乡愁”到“绿色发展”[N].吕慎,许峰. 光明日报.2021(002)
  • [3] 滇西边境山区·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看得见的美丽留得住的乡愁[N].王玉琪,李丽颖,孙眉. 农民日报.2019(001)
  • [4] 生态文明美云南[N]. 人民日报.2019(012)
  • [5]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N]. 人民日报.2018(001)
  • [6]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 人民日报.2015(001)
  • [7] 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N].杜家毫. 人民日报.2013(016)
  • [8] 忆仲勋[N].齐心. 人民日报.2013(006)
  • [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习近平,2021
  • [10] 习近平在福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