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

被引:41
作者
叶敬忠
吴存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农政问题; 农政转型; 农政变迁; 国家发展;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9.02.00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政问题尤其是农业发展、农民分化、土地权属与城乡关系做了重要论述。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小农必然消亡;他们认为农民的分化与无产阶级化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必然结果;他们声明农业资本主义必然要求土地集中,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土地私有制将被公有制取代;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发展必然要经过城市盘剥乡村的过程,但一定阶段后应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将视域从民族国家扩展到国际关系、由生产领域延展到市场领域。他们指出,雇佣劳动并非农政转型的必然要求,市场关系成为重要指标,农民分化具有多元复杂性。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政研究亟需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4+242 +24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三农问题”:被夸大的学术概念及其局限 [J].
叶敬忠 .
东南学术, 2018, (05) :112-123+248
[2]   习近平“三农”战略思想论纲 [J].
李明 .
科学社会主义, 2017, (03) :102-107+142
[3]   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6, (05) :92-112+8
[4]   习近平“三农”思想分析——基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 [J].
林星 ;
吴春梅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4) :67-74+130
[5]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J].
焦长权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100-116+205
[6]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开放时代. 2015(05)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者引言 [J].
韦建桦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5) :34-36
[8]   遭遇资本下乡的家庭农业 [J].
陈义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6) :24-26
[9]   马克思恩格斯反哺农业思想及当代价值 [J].
张德化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06) :1-4
[10]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开放时代.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