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被引:35
作者
周建
张凤荣
王秀丽
张佰林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土地复垦; 土地整治; 时空变化; 生态建设; 整治方向;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国土地整治时空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发挥土地整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表明,2001-2008年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分别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21.8%、63.2%和15.0%;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以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在区域与年际方面变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001-2011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逐渐向中国西部移动,2010-2011年与2001-2006和2007-2009年相比,向西移动的距离为769.59和603.44 km;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在2001-2006年位于中国地理重心的北部和西部,且有从西部往北部移动的趋势,2007-2011年呈从东部往西部移动的趋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中国进行生态建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应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减少土地开发项目,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土地开发项目,防止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向西部移动;土地整治应以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优质农田为主;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对局地的生态修复及建设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陈超.华中农业大学.2006, 02
[2]   基于综合评价的矿业废弃地整治时序确定 [J].
程琳琳 ;
李继欣 ;
徐颖慧 ;
娄尚 ;
王霖琳 ;
孙思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222-229
[3]   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J].
赵晓丽 ;
张增祥 ;
汪潇 ;
左丽君 ;
刘斌 ;
易玲 ;
徐进勇 ;
温庆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1-11
[4]   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 [J].
高奇 ;
师学义 ;
王子凌 ;
李海明 .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 (07) :391-394
[5]   不同类型区农用地整治对农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J].
谷晓坤 ;
范春晓 ;
柴铎 ;
张正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5) :745-753
[6]   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J].
刘巧芹 ;
李子君 ;
吴克宁 ;
马建辉 ;
郭爱请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02) :127-130+148
[7]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J].
冯锐 ;
吴克宁 ;
王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243-251
[8]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陕西周至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 [J].
李团胜 ;
张艳 ;
闫颖 ;
吴浩浩 ;
康欢欢 ;
赵宏志 ;
史小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5) :193-198
[9]   农村土地整治:助推农业现代化 [J].
吴海洋 .
求是, 2012, (07) :51-53
[10]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 [J].
胡业翠 ;
郑新奇 ;
徐劲原 ;
郑云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