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评价标准的分析

被引:198
作者
蔡立哲
马丽
高阳
郑天凌
林鹏
机构
[1] 教育部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
关键词
多样性指数; 底栖动物; 污染程度; 评价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Shannon 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在国内外普遍被用来描述生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也常用来监测淡水、海水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认为是个较好的评价污染程度的工具 .根据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连续 6年在深圳湾福田潮间带泥滩获得的底栖动物数据 ,分析了不同对数底H′值的空间分布以及H′值时间变动与种数变动的关系 ,比较了不同参数计算的H′值以及其它指数值的评价效果 ,比较了不同断面实际计算H′值与平均H′值的差异 .结果表明 ,以密度计算的H′值比以生物量计算的H′值更能反映污染状况 ;Shannon 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 (H′)比Margalef、Simpson和Pielou指数更能反映污染状况 ;Shannon 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能反映季节变化 ,但敏感度不够 .根据深圳湾福田潮间带泥滩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时空分布结合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有机质等参数的分析 ,建议将多样性指数污染评价范围分为 5级 ,即无底栖动物为严重污染 ;H′值小于 1,重度污染 ;H′值在 1~ 2之间 ,中度污染 ;H′值在 2~ 3之间 ,轻度污染 ;H′值大于 3,清洁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湿地泥沙环境动态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Ⅱ)应用 [J].
方圆 ;
倪晋仁 ;
蔡立哲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6) :670-675
[2]   海岸红树林地沙丘移动对林内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J].
范航清 ;
何斌源 ;
韦受庆 .
生态学报, 2000, (05) :722-727
[3]   火溪河底栖动物现状及水质评价 [J].
彭建华 ;
刘家寿 ;
朱爱民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4) :340-346
[4]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学监测的研究 [J].
史玉强 ;
赵国华 ;
荆万钧 ;
李开国 ;
孙晓怡 ;
王雅梅 .
中国环境监测, 2000, (01) :12-15
[5]   福建红树林区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J].
张雅芝 ;
陈灿忠 ;
王渊源 ;
陈品健 ;
杨瑞琼 .
生态学报, 1999, (06) :896-901
[6]   深圳河口泥滩多毛类动物的生态研究 [J].
蔡立哲 ;
林鹏 ;
佘书生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1) :42-48
[7]   香港维多利亚港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J].
蔡立哲 ;
洪华生 ;
黄玉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2) :66-71
[8]  
环境生物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孔繁翔主编, 2000
[9]  
海洋污染生物学[M]. 海洋出版社 , 李永祺,丁美丽编著, 1991
[10]   An estuarine 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 for Chesapeake Bay [J].
Weisberg, SB ;
Ranasinghe, JA ;
Schaffner, LC ;
Diaz, RJ ;
Dauer, DM ;
Frithsen, JB .
ESTUARIES, 1997, 20 (01) :14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