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

被引:68
|
作者
田云 [1 ]
林子娟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效率; 耦合协调度;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 ; 020205 ; 083305 ; 1203 ;
摘要
文章在测度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探究农业碳排放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北京、天津、吉林等6省份农业碳排放综合效率值为1,处于最佳前沿面;山西最低,仅为0.257,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与基期2000年相比,除广东、海南、西藏3省份因为一直处于有效状态而未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省份综合效率值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多数省份得到了显著提升,仅6省份有所下降,以上海降幅最大。(2)海南耦合协调度最高,为1.000,说明其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已实现绝对优质协调;山西最低,仅为0.435,仍处于中等协调状态。相比2000年,除上海之外的其他30个省份耦合协调度都有显著提升,且均实现了层级跨越。总体看,截至2019年,绝大多数省份的协调等级达到了良好及以上层次。(3)在整个考察期内,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具体表现为某个高值省份周边伴随着一个或多个高值省份,而某个低值省份则通常与一个或多个低值省份相邻。同时,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数量最多且在不同年份数量变化较小,说明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弱者恒弱”的空间集聚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