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71
作者
李广 [1 ]
黄高宝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侵蚀; 降雨; 黄土丘陵; 雨强; 水土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更好掌握黄土丘陵区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利用人工降雨模拟器,设计了5种雨强和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区组试验,对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雨强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流产沙都呈极显著的正效应,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地表平均产流产沙与雨强均呈幂函数显著增长趋势;5种雨强的平均地表产流量为林地>休闲耕地>栽培草地>草地,平均产沙量分别为休闲耕地>栽培草地>草地>林地,产流与产沙没有呈现完全的对应关系。如果没有林冠层、灌木层和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阻滞和消弱,林地产流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但具有良好的保土效果,而草地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保土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水分研究.[D].柴春山.兰州大学.2006, 09
[2]  
森林水文学.[M].马雪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3]   模拟降雨与水土流失试验研究 [J].
李广 ;
黄高宝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04) :463-465
[4]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土壤侵蚀特性试验研究附视频 [J].
史银志 ;
雷晓云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87-490
[5]   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降雨事件及其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J].
卫伟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巩杰 ;
黄志霖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896-901
[6]   黄土土壤结皮对产流临界雨强的影响分析 [J].
程琴娟 ;
蔡强国 ;
郑明国 .
地理科学, 2007, (05) :678-682
[7]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J].
林超文 ;
陈一兵 ;
黄晶晶 ;
涂仕华 ;
庞良玉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10) :2241-2249
[8]   雨强对黄土坡面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的影响 [J].
李毅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271-2276
[9]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养分保蓄效应研究 [J].
赵护兵 ;
刘国彬 ;
曹清玉 ;
吴瑞俊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20-24+54
[10]   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农地的养分循环平衡特征 [J].
赵护兵 ;
刘国彬 ;
吴瑞俊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