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被引:64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王峰
王建强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横向构造带; 构造特征; 构造分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秦岭-祁连山构造带和阿拉善地块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重力、航磁、遥感和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中区横向构造带表现明显,可以将其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根据各区内分布的次级隐伏构造或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北区分为桌子山段和横山堡段;中区由转换带和马家滩段组成;南区进一步分为沙井子北段、固原段和华亭南段;区段之间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目前发现的天然气多集中分布在横山堡段的逆冲断块和背斜中,石油多分布于马家滩段及其邻近的逆冲推覆构造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2]   CEMP勘探在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的应用效果 [J].
郑莉 ;
王玉青 ;
赵俊峰 ;
陶德强 ;
乔春生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5) :49-52+7
[3]   盆地构造动力学研究的弱点、难点及重点 [J].
刘池洋 .
地学前缘, 2005, (03) :113-124
[4]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J].
张进 ;
马宗晋 ;
任文军 .
地质学报, 2004, (05) :600-611
[5]   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向拆离滑覆构造 [J].
王锋 ;
刘池洋 ;
赵红格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1) :17-20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西向天然气聚集区带研究 [J].
方国庆 ;
刘德良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2) :146-151
[7]   陕甘宁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的确定及其聚气意义 [J].
方国庆 ;
王多云 ;
林锡祥 ;
张晓宝 ;
刘德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195-198+202
[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北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J].
刘少峰,杨士恭 .
地质科学, 1997, (03) :397-408
[9]   鄂尔多斯西缘马家滩滑脱型冲断构造 [J].
汪泽成,王玉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221-225
[10]   前陆盆地逆冲断层类型与形成机制——以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为例 [J].
孙家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4) :40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