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近40a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65
作者
任健美
尤莉
高建峰
王尚义
机构
[1]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内蒙古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台,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山西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太原,山西太原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系数; 气温;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鄂尔多斯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利用1961—2000年地面气温和降水记录,通过计算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气候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 a来本区气温有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43℃.(10a)-1幅度升高。全年各月气温都在上升,但冬季升温最剧烈,达0.82℃.(10a)-1,其中12月可达1℃.(10a)-1,为全年之首。夏季最弱,仅0.31℃.(10a)-1。本区增温幅度比较剧烈,大于内蒙古全区平均水平。冬、夏增温差异导致气温年较差减小。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气温是下降的,从70年代开始上升,90年代上升最剧烈。冬季温度变化与年均温一致,但夏季不同,90年代以前夏季温度是降低的,到90年代夏季温度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温度升高的程度存在区域差异,西北部最强,东南部最弱。降水的趋势变化不很明显,年降水量略有减少,秋季降水量减少比其他季节明显。降水变化也有区域差异,南部比北部降水量减少明显,毛乌素沙漠及以南降水倾向率为-18.3 mm.(10a)-1,而北部接近于零。气候变暖会使蒸发量增大,从而导致干旱,气温持续增高再加上降水量减少则形成干旱化,对生态环境和地方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 [J].
郝成元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沙漠, 2005, (01) :35-41
[2]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J].
高小红 ;
王一谋 ;
王建华 ;
颜长珍 ;
李忠锋 .
中国沙漠, 2005, (01) :65-69
[3]   新疆沙尘暴源区的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 [J].
魏文寿 ;
张璞 ;
高卫东 ;
李红军 .
中国沙漠, 2003, (05) :7-11
[4]   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徐祥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9-18
[5]   内蒙古近50年气候变化及未来10~20年趋势展望 [J].
尤莉 ;
沈建国 ;
裴浩 .
内蒙古气象, 2002, (04) :14-18
[6]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J].
乌云娜 ;
裴浩 ;
白美兰 .
中国沙漠, 2002, (03) :91-96+108-109
[7]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 [J].
张凤荣 ;
牛振国 ;
陈焕伟 ;
李保国 ;
王立新 .
中国沙漠, 2002, (02) :70-75
[8]   鄂尔多斯东部4000余年来的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探讨 [J].
许清海 ;
孔昭宸 ;
陈旭东 ;
阳小兰 ;
梁文栋 ;
孙黎明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05-112
[9]   我国北方沙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尚可政 ;
董光荣 ;
王式功 ;
杨德保 .
中国沙漠, 2001, (04) :72-77
[10]   统万城的兴废与毛乌素沙地之变迁 [J].
王尚义 ;
董靖保 .
地理研究, 2001, (03) :34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