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麦区高肥区域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分析与探讨

被引:16
作者
孙芳华
曾启明
范家骅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北方冬麦区; 区域试验; 产量性状; 相关、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北方冬麦区1983~1988年高肥区域试验的80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北片参试品种的增产因素主要是穗粒重,其次是亩穗数;黄淮南片参试品种的穗粒重与亩穗数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相等,亩穗数稍大于穗粒重。鉴于直线相关是有一定范围的,结合各片的生态条件及育种实践,认为培育400公斤以上的高产品种,应该是限定株高在一定范围内,力争每亩穗数与每穗粒重相协调,穗粒重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增加穗粒数是提高产量的突破口。北部冬麦区在保证足够亩穗数(45万左右)的基础上,选育穗分化速度快的大穗、多花类型品种增加穗粒数,提高穗粒重。而矮杆、抗倒类型品种也可以继续提高亩穗数到50万穗左右,以亩穗数夺高产;黄淮南片在现有亩穗数(40万左右)的基础上培育大穗型品种,增加穗粒数,提高穗粒重,黄淮北片两种途径均可采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麦超高产育种展望 [J].
吴兆苏 .
作物杂志, 1990, (01) :4-5
[2]   试论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的结合 [J].
苗果园 .
作物杂志, 1990, (01) :8-9
[3]   开展小麦超高产育种之我见 [J].
王恒立 .
作物杂志, 1990, (01) :6-7
[4]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高产品种产量性状遗传及相关的研究 [J].
罗玉春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3, (03) :9-20
[5]   北方冬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因子设计目标的研究 [J].
李丕珩 .
作物学报, 1983, (03) :189-194
[6]   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J].
于振文 ;
张学华 .
山东农业科学, 1982, (03) :16-21
[7]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M]. 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