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391
作者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成岩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系统; 铜铁金多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由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铜陵、庐枞和宁芜等位于断隆区、断凹区和隆凹过渡区的多个矿集区组成,成矿带形成经历了中生代转换复合的构造体制、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具有爆发式的多阶段岩浆活动、大规模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和多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以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等特点,是开展陆内动力学过程与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从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地球动力学过程、时空格架以及成矿流体系统演化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作一初步归纳,并简要分析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65 / 167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3 条
[91]   安徽铜陵冬瓜山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J].
黄顺生 ;
徐兆文 ;
倪培 .
地质找矿论丛, 2003, (01) :34-38
[92]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J].
朱光 ;
刘国生 ;
牛漫兰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地质通报, 2003, (03) :200-207
[93]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J].
吴才来 ;
陈松永 ;
史仁灯 ;
郝美英 .
地球学报, 2003, (01) :41-48
[94]   铜陵Cu-Au(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 [J].
邓晋福 ;
戴圣潜 ;
赵海玲 ;
杜建国 .
矿床地质, 2002, (04) :317-322
[95]   宁芜玢岩铁矿钠长石40Ar-39Ar定年及意义 [J].
余金杰 ;
毛景文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10) :53-57
[96]   大冶-九江地区Fe,Cu(Au)和Au(Cu)矿床夕卡岩矿物里的熔融包裹体特征 [J].
赵斌 ;
赵劲松 ;
张重泽 ;
李兆麟 ;
彭卓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550-561
[97]   埃达克岩:关于其成因的一些不同观点<英文> [J].
Marc J DEFANT ;
许继峰 ;
Pavel KEPEZHINSKAS ;
王强 ;
张旗 ;
肖龙 .
岩石学报, 2002, (02) :129-142
[98]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J].
刘洪 ;
邱检生 ;
罗清华 ;
徐夕生 ;
凌文黎 ;
王德滋 .
地球化学, 2002, (02) :129-140
[99]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J].
陈培荣 ;
华仁民 ;
章邦桐 ;
陆建军 ;
范春方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279-289
[100]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床流体多次沸腾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J].
肖新建 ;
顾连兴 ;
倪培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