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的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以ChatGPT的作品应用场景为例

被引:90
作者
丛立先
李泳霖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生成式AI; 作品认定; 版权归属;
D O I
10.19836/j.cnki.37-1100/c.2023.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经过长期且广泛讨论,主流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创作作品的工具,并应当从客观结果上判断其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该观点也被司法裁判采纳。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的特殊性问题。生成式AI作品版权的数字化、强需求性和高生成效率三大特点,要求我们在尊重作品版权私权性的同时,对其挖掘文本与数据的行为以及对其生成作品的使用,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为适应生成式AI产业需求和未来应用场景,可以在既有版权规则基础上探索建立版权共享模式。同时,在版权归属上,注重作品创作的实质性智力投入并侧重投资激励,扩大合作作品的适用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聊天机器人生成内容的版权风险及其治理——以ChatGPT的应用场景为视角 [J].
丛立先 ;
李泳霖 .
中国出版, 2023, (05) :16-21
[2]   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规则设计研究 [J].
吴高 ;
黄晓斌 .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 (22) :3-13
[3]   文本与数据挖掘对著作权例外体系的冲击与应对 [J].
马治国 ;
赵龙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58 (04) :107-115
[4]   产业链传播创造价值:版权的价值形成与保护模式的选择 [J].
魏建 ;
田燕梅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9 (01) :133-144
[5]   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例外规范的体系化设置 [J].
杨娟 .
图书馆论坛, 2020, 40 (04) :141-150
[6]   论文本与数字挖掘技术应用的版权例外规则构建 [J].
董凡 ;
关永红 .
河北法学, 2019, 37 (09) :148-160
[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与版权归属 [J].
丛立先 .
中国出版, 2019, (01) :11-14
[9]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10]   知识产权全球化:现代转向与法理反思 [J].
余盛峰 .
政法论坛, 2014, 32 (06)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