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青东凹陷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6
作者
涂乙
谢传礼
刘超
李佳佳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评价指标; 储层分类; 权系数; 储层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青东凹陷碎屑岩储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研究区9口关键井、21个储层单元的物性参数定量评价,确定储层评价指标的权系数,进而对储层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避免用单因素评价储层中出现评价结果相互矛盾、不唯一等问题;以储层砂层组为单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精细;储层分类结果与油田实际勘探开发方向一致,吻合度很高;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储层评价,可以综合考虑各个参与评价的参数,避免单一的、不精确的数字化处理,量化评价结果,提高储层综合评价的准确度,使结果更为科学、客观、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鄯勒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及储层评价 [J].
崔立伟 ;
汤达祯 ;
王炜 ;
贾自力 ;
许浩 ;
李松 ;
陈晓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2) :260-266
[2]   陆相碎屑岩储层定量评价的新方法——以河南某油田为例 [J].
张旭 ;
颜其彬 ;
李祖兵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141-144+148
[3]   储层“主因素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以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为例 [J].
张琴 ;
朱筱敏 ;
钟大康 ;
宋刚 .
天然气工业, 2006, (10) :21-23+170
[4]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区为例 [J].
刘吉余 ;
彭志春 ;
郭晓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13-15+82
[5]   灰关联分析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赵加凡 ;
陈小宏 ;
张勤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 (04) :282-286
[6]   剩余油分布研究新方法——灰色关联法 [J].
李胜利 ;
于兴河 ;
高兴军 ;
王庆如 ;
梁卫 ;
周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75-179
[7]   储层评价中的大样本聚类方法 [J].
杨德永 ;
李超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1, (03) :281-286
[8]  
灰色理论油气储层评价.[M].宋子齐;谭成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