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被引:42
作者
陆日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华北汛期降水量; 东亚高空急流; 年际变化;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西太平洋大气对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华北地区汛期(7和8月)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华北汛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对应的环流和海温异常,发现海温异常在赤道东太平洋有显著的信号,而且华北汛期降水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的东亚高空急流变化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进而给出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华北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可能物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The weakening of the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after the end of 1970's[J] . Wang Huiju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1 (3)
[12]  
A diagnostic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l Ni?o on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J] . Renhe Zhang,Akimasa Sumi,Masahide Kimoto.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99 (2)
[13]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I.历史概况及个例分析 [J].
谢庄 ;
崔继良 ;
刘海涛 ;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4) :323-333
[14]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II.模拟试验和机理分析 [J].
孙建华 ;
陈红 ;
赵思雄 ;
曾庆存 ;
谢庄 ;
崔继良 ;
刘海涛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4) :334-345
[15]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平洋涛动的演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气候突变 [J].
李崇银 ;
李桂龙 .
科学通报, 1999, (16) :1765-1769
[16]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尺度振荡及其可能机制 [J].
李崇银 ;
廖清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02) :29-34+36-38
[17]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Ⅱ.海平面气压和500hPa高度变化 [J].
严中伟 ;
季劲钧 ;
叶笃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08) :879-885
[18]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Ⅰ.降水和温度变化[J]. 严中伟,季劲钧,叶笃正.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