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1代的遗传

被引:20
作者
吕川根
宗寿余
邹江石
姚克敏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形态因子; 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和14个常规水稻品种及用NCⅡ设计杂交获得的42个F1为材料,于分蘖盛期、穗分化期和齐穗期测定了上位展开叶的10项形态因子,分析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片形态因子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验证,认为叶长、叶宽、叶角、叶卷度和叶厚度(比叶重)是水稻叶片形态的5项基本因子。通过亲本与其F1叶片形态因子的比较,分析了亲本的基本叶态因子在F1代的遗传倾向,发现叶长在不同生育阶段表现不同,中、后期偏高亲值或超高亲值;叶宽和叶卷度表现为偏高亲值;叶角表现为偏中亲值或偏低亲值;比叶重则表现为偏低亲值或超低亲值。根据超级杂交稻的叶片形态要求,选用双亲时高值亲本的剑叶适宜长度为35~40cm,宽度为2cm左右,叶面最卷处曲率为1~1.5cm-1。生育前期双亲的平均叶角应较大,中、后期低值亲本的叶片与茎秆夹角宜较小。比叶重生育前期低值亲本宜为2.5~3mg.cm-2,而后期应高于4~5mg.cm-2。
引用
收藏
页码:1074 / 10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剑叶角度的QTL分析 [J].
董国军 ;
藤本宽 ;
滕胜 ;
胡兴明 ;
曾大力 ;
郭龙彪 ;
钱前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3) :30-33
[2]   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J].
邹江石 ;
姚克敏 ;
吕川根 ;
胡雪琼 .
作物学报, 2003, (05) :652-657
[3]   杂交水稻株型因素的相关性及其规律 [J].
潘永地 ;
姚克敏 ;
胡雪琼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4) :538-544
[4]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J].
吕川根 ;
邹江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6) :633-639
[5]   水稻卷叶性状与理想株形的关系 [J].
陈宗祥 ;
潘学彪 ;
胡俊 .
江苏农业研究, 2001, (04) :88-91
[6]   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 [J].
程式华 ;
翟虎渠 .
作物学报, 2000, (06) :713-718
[7]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特性与株型优势 [J].
姚克敏 ;
胡雪琼 ;
顾显跃 ;
邹江石 ;
吕川根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1) :8-12+53
[8]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115-120
[9]   籼粳交F1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J].
董彦君 ;
石守鋆 ;
张宏德 ;
董文其 .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01) :5-7
[10]   水稻超高产、特优质株型模式的构想和育种实践 [J].
黄耀祥,林青山 .
广东农业科学, 1994,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