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辽宁老秃顶子南坡植物生活型谱及其海拔变化
被引:18
作者
:
张宝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张宝财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华
[
2
]
祝业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祝业平
[
1
]
李剑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剑源
[
1
]
李延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延明
[
1
]
马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马明军
[
1
]
机构
:
[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年
/ 04期
关键词
:
植物生活型;
生活型谱;
海拔梯度;
老秃顶子南坡;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基于研究区植物名录和野外样线调查统计数据,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辽宁老秃顶子南坡植物生活型谱及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老秃顶子南坡植物生活型组成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40.8%;其次是高位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分别占21.8%和21.5%,隐芽植物也较多,占14.5%,地上芽植物很少,仅占1.4%.该生活型谱总体上反映了本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且漫长的气候特点;(2)老秃顶子南坡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为:山麓~海拔1180m,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中中型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增大,而地面芽植物比例明显减小;海拔1180m~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中中型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减小,小型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增大,至山顶高位芽植物基本消失,而地面芽植物比例则由9.1%显著增加到山顶的76.3%.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
[J].
方精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方精云
;
沈泽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沈泽昊
;
唐志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唐志尧
;
王志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王志恒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5
-9
[2]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J].
李绍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绍泉
;
郭长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郭长泰
.
河北林果研究,
2003,
(02)
:131
-135
[3]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生活型谱比较研究
[J].
雷泞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雷泞菲
;
苏智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苏智先
;
宋会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宋会兴
;
张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张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67
-270
[4]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J].
高贤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高贤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灵芝
.
植物学报,
1998,
(06)
:70
-76
[5]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J].
郭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郭柯
;
郑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郑度
;
李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渤生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1)
:52
-54+56-60
[6]
武吉华等编著.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宋永昌著.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1
→
共 7 条
[1]
“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
[J].
方精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方精云
;
沈泽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沈泽昊
;
唐志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唐志尧
;
王志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王志恒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5
-9
[2]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J].
李绍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绍泉
;
郭长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郭长泰
.
河北林果研究,
2003,
(02)
:131
-135
[3]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生活型谱比较研究
[J].
雷泞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雷泞菲
;
苏智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苏智先
;
宋会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宋会兴
;
张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南充,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
张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67
-270
[4]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J].
高贤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高贤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灵芝
.
植物学报,
1998,
(06)
:70
-76
[5]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J].
郭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郭柯
;
郑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郑度
;
李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渤生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1)
:52
-54+56-60
[6]
武吉华等编著.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宋永昌著.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