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

被引:28
作者
郭帅 [1 ,2 ]
裴艳茜 [1 ,2 ]
胡胜 [1 ,2 ,3 ]
杨冬冬 [1 ,2 ]
邱海军 [1 ,2 ,3 ]
曹明明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
[3]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GIMMS NDVI;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径流量; 输沙量; 黄河流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20.03.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地]研究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的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输沙量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和对气温与降水的响应,及其与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结果]①1982—2015年黄河流域及上、中游流域NDVI均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中游流域增速最快,显著增加区域面积也最大。②1982—2015年黄河流域NDVI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面积分别占22.39%和21.99%,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区域。③2000—2015年黄河流域总体和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上游和中游流域输沙量呈下降趋势。黄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1982—2015年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但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特征,植被变化与河流径流和输沙变化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3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的现状及思考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周天军 ;
严中伟 ;
李明星 ;
郑子彦 ;
陈亮 ;
吕美霞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1) :52-60
[2]   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J].
郑子彦 ;
吕美霞 ;
马柱国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1) :61-72
[3]   1982—2015年中国北方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温极值的响应 [J].
何航 ;
张勃 ;
候启 ;
李帅 ;
马彬 ;
马尚谦 .
干旱区研究, 2020, 37 (01) :244-253
[4]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习近平 .
奋斗, 2019, (20) :4-10
[5]   2000-2017年河龙区间输沙量锐减归因分析 [J].
高海东 ;
刘晗 ;
贾莲莲 ;
庞国伟 ;
王杰 .
地理学报, 2019, 74 (09) :1745-1757
[6]   2000-2016年黄河源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J].
刘启兴 ;
董国涛 ;
景海涛 ;
周俊利 ;
党素珍 ;
贾培培 .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03) :86-92
[7]   黄河河潼区间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贾培培 ;
薛华柱 ;
董国涛 ;
周俊利 ;
殷会娟 ;
党素珍 .
人民黄河, 2019, 41 (04) :31-36+41
[8]   近60年黄河上游干流水沙变化及其关系 [J].
许文龙 ;
赵广举 ;
穆兴民 ;
高鹏 ;
孙文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 16 (06) :38-47
[9]   近70年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及其成因分析 [J].
赵阳 ;
胡春宏 ;
张晓明 ;
王友胜 ;
成晨 ;
殷小琳 ;
谢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21) :112-119
[10]   论黄河水沙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的若干问题 [J].
胡春宏 ;
张晓明 .
水利学报, 2018, 49 (09) :1028-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