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与页岩气聚集主控因素对比

被引:30
作者
姜文利 [1 ,2 ]
赵素平 [3 ]
张金川 [1 ]
叶欣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煤层气; 页岩气; 聚集主控因素; 混合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我国已进入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页岩气开发迅速起步阶段。国内外一些典型盆地均出现煤层气与页岩气混合共生的现象,研究两者共性及差异性对指导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煤层气与页岩气在形成背景、气源、储集等诸多方面存在共性(两者富集成藏均受厚度、热成熟度、有机质含量和储层孔隙、微裂隙发育等因素控制)和差异性(煤层气还受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影响明显)。在沉积环境方面,煤层主要形成于滨海或滨湖平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及冲积扇前缘等沉积环境,而页岩则形成于快速沉积且封闭性较好的还原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页岩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J].
李登华 ;
李建忠 ;
王社教 ;
李新景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22-26+135
[2]   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J].
李新景 ;
吕宗刚 ;
董大忠 ;
程克明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27-32+135
[3]   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J].
陈更生 ;
董大忠 ;
王世谦 ;
王兰生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17-21+134
[4]   我国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 [J].
赵群 ;
王红岩 ;
李景明 ;
宋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王勃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129-133
[5]   水动力对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研究 [J].
刘洪林 ;
李景明 ;
王红岩 ;
赵庆波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35-37+158
[6]   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共采可行性探讨——深部煤储层平衡水条件下的吸附效应 [J].
秦勇 ;
宋全友 ;
傅雪海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92-498
[7]   煤层气向斜控气论 [J].
李贵中 ;
王红岩 ;
吴立新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26-28+206
[8]   煤层气成藏模拟技术及应用 [J].
王红岩 ;
刘洪林 ;
刘怀庆 ;
李贵中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49-351
[9]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10]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 [J].
张金川 ;
薛会 ;
张德明 ;
蒲军 .
现代地质, 2003, (04) :4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