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被引:141
作者
赵彦云
刘思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专利; 经济增长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04.007
中图分类号
G306 [专利研究]; F120.3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型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8+81 +8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 [J].
于永达 ;
吕冰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141-153+161
[3]   进口贸易、吸收能力与国际R&D技术溢出: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谢建国 ;
周露昭 .
世界经济, 2009, 32 (09) :68-81
[4]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中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指数2008年实证和2009年展望 [J].
赵彦云 ;
甄峰 ;
吴翌琳 ;
王敏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8) :60-65
[6]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1978~2005 [J].
卢艳 ;
刘治国 ;
刘培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54-66
[8]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J].
李富强 ;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研究, 2008, (04) :53-65
[9]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10]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