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49
作者
吕萍 [1 ,2 ]
李忠富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内源潜力; 外源潜力; 加权主成分TOPSIS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11.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潜力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与特性,基于内源与外源经济发展潜力视角构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时空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呈现增加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呈现东部较强,东北与中部潜力中等,西部较弱的空间差异分布格局;以及区域经济潜力与经济实力未必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经济潜力开发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翟凡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02) :51-60
[2]   主成分价值函数模型及评价方案择优方法 [J].
秦寿康 .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1, (04) :465-472
[3]   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指标体系研究 [J].
邱丕群 ;
刘茵 .
统计与预测, 2001, (03) :26-29
[4]   甘肃省2001—2015年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J].
魏立桥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17-21
[5]   我国沿海地区的梯度发展趋势及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潜力探讨 [J].
陈宗胜 ;
马军海 ;
许颖悟 .
管理世界, 2005, (02) :36-40+56
[6]   南阳经济增长潜力及发展趋势研究 [J].
辛晓十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 (09) :243-244
[7]   基于未确知测度评价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艾广乾 ;
秦贞兰 .
改革与开放, 2009, (04) :60-62
[8]   省域尺度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J].
马仁锋 ;
张海燕 ;
沈玉芳 ;
王筱春 .
开发研究, 2009, (03) :18-23
[9]   基于全局因子分析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研究 [J].
陈民恳 ;
郑如莹 .
统计教育, 2008, (12) :34-37
[10]   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J].
张燕 ;
徐建华 ;
曾刚 ;
胡青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32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