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沙尘特征与高原黄土堆积:以2003-03-04拉萨沙尘天气过程为例

被引:71
作者
方小敏
韩永翔
马金辉
宋连春
杨胜利
张小曳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西安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沙尘暴; 黄土堆积; 远程传输; 粉尘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是否是一个重要的粉尘源区, 它关系到对青藏高原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粉尘堆积、来源、环境效应认识和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海-陆-气相互耦合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 2003年3月3~5日拉萨地区强扬沙天气过程的大气动力学和遥感影像跟踪分析, 表明高原具备沙尘暴发生的所有条件, 并有强大的上升运动将不同粒径的粉尘扬升到不同的高度, 使粗粒粉尘在高原东部就近堆积成粗黄土, 而较细的粉尘则被西风急流携带漂移并沉降到远东地区. 高原40年来沙尘暴时空分布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初春, 有较高的发生频率, 从冬到春由南向北移动并与西风急流的位置密切相关. 同中国大陆其他12个沙尘区相比, 高原因较高的沙尘暴发生频率, 特别是粉尘极易扬升到西风急流区, 成为远程传输中主要的粉尘源地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84 / 10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J].
吕连清 ;
方小敏 ;
鹿化煜 ;
韩永翔 ;
杨胜利 ;
李吉均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11) :1091-1098
[2]   河西走廊强和特强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J].
董安祥 ;
白虎志 ;
陆登荣 ;
冯建英 .
高原气象, 2003, (04) :422-425
[3]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J].
周自江 ;
章国材 .
科学通报, 2003, (11) :1224-1228
[4]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
[5]   天山黄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发育及北疆干旱化 [J].
方小敏 ;
史正涛 ;
杨胜利 ;
李吉均 ;
蒋平安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0-545
[6]  
青藏高原更新世黄土磁化率和磁性地层与高原重大气候变化事件[J]. 颜茂都,方小敏,陈诗越,杨胜利,吕连清,李吉均,安芷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7]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J].
方小敏 ;
吕连清 ;
杨胜利 ;
李吉均 ;
安芷生 ;
蒋平安 ;
陈秀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177-184
[8]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 [J].
张小曳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29-40
[9]   西秦岭黄土的形成时代及与物源区关系探讨 [J].
方小敏 ;
李吉均 ;
RobVanderVoo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7) :779-782
[10]   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成因初步研究——兼论人为因素在沙漠化中的作用 [J].
董玉祥 ;
李森 ;
董光荣 .
地理科学, 1999,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