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作用对天然气成藏后的影响——以大宛齐油田为例

被引:18
作者
赵孟军
宋岩
柳少波
秦胜飞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关键词
天然气组分; 天然气同位素; 扩散作用; 大宛齐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不仅在成藏前受源岩类型、成熟度和成藏过程的控制,而且在成藏后还要受到次生作用如扩散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埋藏较浅的气藏,扩散作用的影响尤为显著;库车坳陷大宛齐油田就是受天然气扩散作用影响而形成次生油田的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大宛齐油田埋深小于600m,其浅层溶解气组分明显偏"湿"、干燥系数为下高上低,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则具有下轻上重的特征。通过对大宛齐油田和羊塔克气田的实际计算证明,扩散作用对埋藏较浅、成藏早的天然气影响很大。根据羊塔克等凝析气藏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推算,形成大宛齐油田大致要散失(308~878)×108m3的天然气。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及应用.[M].赵靖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M].赵孟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油气新区勘探.[M].高瑞祺;赵政璋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戴金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5]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徐永昌等著;.科学出版社.1994,
[6]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7]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