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页岩气超临界吸附机理及模型
被引:1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红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薛华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李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机构:
[1]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页岩气;
超临界;
吸附机理;
吸附模型;
微孔充填;
单分子层吸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页岩气吸附机理和模型的研究对于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高压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和超临界吸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主要受中孔(2~200 nm)控制;在压力较大时(>10 MPa),页岩过剩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大而降低.4种常用吸附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微孔充填方式,D-A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D-R模型;对于单层吸附方式,L-F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Langmuir模型.结合孔隙体积分析结果,通过两种假设,证明了甲烷不是以单一的微孔充填或者单分子层吸附方式在页岩中进行吸附的,推测其吸附机理为微孔充填和单分子层吸附并存.并基于该吸附机理,建立了页岩气超临界吸附新模型——DA-LF模型.新模型比4种常用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并可以分别计算出微孔和中孔的吸附量.计算表明微孔充填吸附量比单层吸附量大,占总吸附量的76%左右.这表明页岩气超临界吸附机理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微孔充填为主、单分子层吸附并存.
引用
收藏
页码:4189 / 42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页岩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差异及页岩气储量计算新方法
[J].
周尚文
;
王红岩
;
薛华庆
;
郭伟
;
卢斌
.
天然气工业,
2016, 36 (11)
:12-20

周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华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卢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基于重量法的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特征实验研究
[J].
周尚文
;
薛华庆
;
郭伟
;
卢斌
;
郭峰
.
煤炭学报,
2016, 41 (11)
:2806-2812

周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薛华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卢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郭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长治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渝东北地区巫溪2井页岩气富集模式及勘探意义
[J].
梁峰
;
拜文华
;
邹才能
;
王红岩
;
武瑾
;
马超
;
张琴
;
郭伟
;
孙莎莎
;
朱炎铭
;
崔会英
;
刘德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 43 (03)
:350-358

梁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拜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马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孙莎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会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矿业大学

刘德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
[4]
页岩气渗流数学模型
[J].
夏阳
;
金衍
;
陈勉
;
陈康平
.
科学通报,
2015, 60 (24)
:2259-2271

夏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金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的Dubibin-Astakhov改进模型
[J].
熊健
;
刘向君
;
梁利喜
;
雷梦
.
石油学报,
2015, 36 (07)
:849-857

熊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页岩气超临界状态吸附模型及其地质意义
[J].
侯晓伟
;
王猛
;
刘宇
;
刘娇男
;
宋昱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 45 (01)
:111-118

侯晓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柴东石炭系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页岩气等温吸附研究
[J].
刘圣鑫
;
钟建华
;
马寅生
;
尹成明
;
刘成林
;
李宗星
;
刘选
;
李勇
;
刘晓光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 (01)
:33-4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寅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尹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成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宗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基于微孔充填模型的页岩储层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J].
尹帅
;
丁文龙
;
刘建军
;
何建华
;
王濡岳
;
李昂
;
王莹莹
.
高校地质学报,
2014, (04)
:635-6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刘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何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王濡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页岩气超临界吸附机理分析及等温吸附模型的建立
[J].
盛茂
;
李根生
;
陈立强
;
邵尚奇
;
张然
.
煤炭学报,
2014, 39(S1) (S1)
:179-183

盛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根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页岩吸附性能及孔隙结构特征——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J].
薛华庆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闫刚
;
郭伟
;
李小龙
.
石油学报,
2013, 34 (05)
:826-832

薛华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洪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闫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李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