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
范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范锦龙
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张艳
李贵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李贵才
机构
: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来源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07年
/ 02期
关键词
: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区域1951-2005年温度、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55a的气温和降水具有如下特征:1)增温明显,气温变率为0.4℃/10a,不同季节增温幅度以冬、春、夏、秋依次递减;2)降水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70-80年代处于较平稳的过渡期,90年代以来降水量又呈现增加趋势。夏季降水与年降水变化趋势类似,秋季与冬季降水波动较小,基本保持平稳。研究区高温、干旱有所加强,暴雨、低温事件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I):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 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任贾文,王绍武,伍荣生,杨修群,王苏民,刘时银,董光荣,卢琦,黄镇国,杜碧兰,罗勇.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01)
[2]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J].
龚道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龚道溢
;
韩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韩晖
.
地理学报,
2004,
(02)
:230
-238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志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萍莉
;
刘亚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北京博士、副教授,北京副教授,北京硕士研究生,北京教授,呼和浩特研究员
刘亚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大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妥德宝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5)
:41
-45
[4]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J].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秦大河
;
丁一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丁一汇
;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王绍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苏民
;
董光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董光荣
;
林而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林而达
;
刘春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刘春蓁
;
佘之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佘之祥
;
孙惠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孙惠南
;
王守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王守荣
;
伍光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伍光和
.
地学前缘,
2002,
(02)
:321
-328
[5]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
-26
←
1
→
共 5 条
[1]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I):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 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任贾文,王绍武,伍荣生,杨修群,王苏民,刘时银,董光荣,卢琦,黄镇国,杜碧兰,罗勇.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01)
[2]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J].
龚道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龚道溢
;
韩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韩晖
.
地理学报,
2004,
(02)
:230
-238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志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萍莉
;
刘亚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北京博士、副教授,北京副教授,北京硕士研究生,北京教授,呼和浩特研究员
刘亚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大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妥德宝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5)
:41
-45
[4]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J].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秦大河
;
丁一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丁一汇
;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王绍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苏民
;
董光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董光荣
;
林而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林而达
;
刘春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刘春蓁
;
佘之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佘之祥
;
孙惠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孙惠南
;
王守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王守荣
;
伍光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
伍光和
.
地学前缘,
2002,
(02)
:321
-328
[5]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
-2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