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7
作者
陈振超
任庆芬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眼科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D O I
10.13389/j.cnki.rao.2008.12.010
中图分类号
R779.66 [白内障摘除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2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5年在我院行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32例(38眼)。手术中隧道切口较长(内切口与外口之间距离3~4mm)。植入光学部直径为6.0mm的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通过被植入人工晶状体,利用C襻驱使切口12:00点处皮质进入瞳孔区和前房后吸出。术后随访1~2a。结果术后1周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者30眼,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者32眼,1a后仍保持0.5以上者30眼。术后1周、1~2个月、1a角膜散光分别为(1.15±0.56)D、(1.05±0.46)D、(0.76±0.23)D,与术前(0.56±0.28)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渗漏,前房形成良好,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后2a5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点状混浊。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免缝线,手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941 / 94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观察 [J].
陈勇 ;
陈立新 .
眼科新进展, 2007, (04) :296-298
[2]   表面麻醉下垫压夹取式娩核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J].
郑传流 ;
毛春亮 ;
朱红梅 .
眼科新进展, 2007, (04) :292-293
[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J].
刘亚东 ;
张黎 .
眼科新进展, 2005, (02) :166-167
[4]   巩膜隧道切口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 [J].
项奕 ;
邢怡桥 ;
杨安怀 ;
艾明 ;
喻长泰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3, (10) :771-772
[5]   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J].
张效房 ;
吕勇 ;
马静 ;
郑广瑛 ;
张金嵩 .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0, (05) :5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