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R在油茶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28
作者
于小玉 [1 ]
喻方圆 [1 ]
刘建兵 [2 ]
陈军勇 [3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湖南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
[3]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茶; ISSR; 遗传多样性; 品种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分子标记技术是准确鉴别油茶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湖南、湖北两省主要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66个油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并对其进行了有效鉴别。结果表明: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对66个油茶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了121条可以统计的扩增产物,其中多态性条带数(NPB)为11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6%(PPB),平均等位基因观察值为1.933 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1.650 9,基因多样性指数即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69 8,Shannon信息指数为0.541 7,说明油茶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根据扩增图谱条带的有无、多少和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对供试油茶品种进行了鉴别。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利用ISSR和SRAP标记分析油茶遗传多样性 [J].
彭方仁 ;
吴莺莺 ;
郝明灼 ;
陈隆升 ;
陈永忠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5) :19-25
[2]   枇杷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王永清 ;
付燕 ;
杨芩 ;
罗楠 ;
邓群仙 ;
严娟 ;
曾建国 ;
阮光伦 .
林业科学, 2010, 46 (04) :49-57
[3]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J].
王保明 ;
陈永忠 ;
谭晓风 ;
彭邵锋 ;
石明旺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6) :19-23+36
[4]   油茶高产无性系的ISSR分子鉴别 [J].
温强 ;
雷小林 ;
叶金山 ;
江梅 ;
左继林 ;
黄丽莉 ;
江香梅 ;
徐林初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1) :39-43
[5]   油茶优良无性系ISSR分子鉴别 [J].
张国武 ;
钟文斌 ;
乌云塔娜 ;
谭晓风 ;
杜天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2) :278-282
[6]   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J].
王家保 ;
王令霞 ;
杜中军 ;
雷新涛 ;
陈业渊 ;
徐碧玉 .
园艺学报, 2007, (01) :87-92
[7]   枳壳道地产区主流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罗光明 ;
陈岩 ;
李霞 ;
葛菲 ;
刘红宁 ;
杨光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24-128
[8]   云南主要核桃品种的ISSR分子鉴别 [J].
陈少瑜 ;
杨恩 ;
习学良 ;
范志远 ;
张雨 .
经济林研究, 2006, (04) :41-45
[9]   利用ISSR技术对优质红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J].
王蕾 ;
叶志云 ;
蒋燚 ;
王鸣刚 ;
陈亮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91-94
[10]   河南大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周延清 ;
李敏 ;
贾敬芬 ;
苑保军 ;
耿臻 ;
卢龙斗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9) :1883-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