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中-粗晶白云岩成因
被引:57
作者:

江青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铜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秋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翟秀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热液;
成因模式;
白云岩;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中二叠统野外露头及典型井的岩心微观薄片的观察,发现中二叠统主要发育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与灰质云岩。物性分析表明,中-粗晶白云岩储层物性最好,可以作为有效储层;结合地质背景,对-中粗晶白云岩开展的多种地球化学分析,认为中-粗晶白云岩为深部热液成因,云化流体来自于深部热液。其成因证据包括以下5个方面:单井岩心和微观照片显示中-粗晶白云岩具有鞍状白云石特征,并伴有低温热液矿物;中-粗晶白云石中发育气、液烃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较高,白云石化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围岩温度,且中二叠统中-粗晶白云石两相流体包裹体基于冰点温度测试的盐度是正常海水的3~5倍,成岩流体为高盐度流体;中-粗晶白云岩稳定氧同位素值极偏负,均在-9‰以下,多数样品的测试值高达-13‰;中-粗晶白云岩的Sr同位素具有幔源特征,反映深部热液特征;白云岩横向和纵向分布变化快,目前已发现的白云岩主要沿深大断裂与火山岩发育地区分布。中-粗晶白云岩的晶间溶孔多为沥青充填,结合典型井的埋藏史、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烃源岩的成烃史分析,认为中-粗晶白云岩形成时间较早,至少在中-晚三叠世油气大量充注之前。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利用发育白云岩的典型井及地震剖面,结合成因认识建立了中-粗晶白云岩的热液成因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四川盆地北部栖霞组-茅口组热液白云岩特征与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 442 - 448+458舒晓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办公厅 中国石化办公厅张军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办公厅李国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化办公厅龙胜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办公厅吴世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办公厅李宏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办公厅
- [2]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化特征及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1) : 84 - 93陈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胡文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井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成因探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06) : 46 - 49+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段文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徐中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分布与成因探讨[J]. 四川地质学报, 2010, 30 (04) : 386 - 3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廷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5] 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6) : 1010 - 102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秦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6] 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成因类型及空间分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4) : 455 - 4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志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7]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 6 - 15刘树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霞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戴苏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J]. 岩石学报, 2008, 24 (06) : 1369 - 1378胡忠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郑荣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华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蔡家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守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瑰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9]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成因[J].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 42 - 46+164陈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田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付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10]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5) : 1 - 11+78陈宗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