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Ⅰ号矿体的蚀变与矿化特征

被引:20
作者
郎兴海 [1 ,2 ]
唐菊兴 [3 ]
李志军 [1 ]
黄勇 [1 ,2 ]
陈渊 [2 ]
张丽 [4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地质学;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蚀变; 矿化; 红柱石;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中-晚侏罗世侵入于雄村组凝灰岩中的多个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岩枝的控制,矿体即赋存于玢岩岩枝及其接触带附近的凝灰岩中。通过对雄村Ⅰ号铜金矿体蚀变和矿化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Ⅰ号铜金矿体的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为早、晚2期,早期蚀变经历了弱的钾硅酸盐化阶段和强烈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阶段,晚期蚀变经历了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和青磐岩化阶段,晚期蚀变叠加于早期蚀变之上。由斑岩体中心向外,蚀变分带依次可划分为强硅化带→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赋矿蚀变带为强硅化带和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②Ⅰ号铜金矿体的矿化主要呈浸染状、脉状或网脉状。由斑岩体中心向外,矿化分带依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主要含矿脉的分布依次为石英-硫化物脉→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黄铁矿脉→多金属硫化物脉,主要赋矿脉为石英-硫化物脉和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③Ⅰ号铜金矿体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和强烈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暗示成矿流体具有较低的K+/H+值。在斑岩蚀变系统形成早期,矿床经历了高温阶段,形成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之后,斑岩蚀变系统迅速降温,形成大规模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斑岩蚀变系统的早期迅速降温可能是由于岩体的上侵导致表层岩石引张而产生断裂破碎,使得大气降水能快速的进入斑岩蚀变系统而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证据 [J].
郎兴海 ;
陈毓川 ;
唐菊兴 ;
李志军 ;
邓起 ;
黄勇 ;
陈渊 ;
张丽 .
地质论评, 2010, 56 (03) :386-404
[2]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主要地质体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唐菊兴 ;
张丽 ;
黄勇 ;
王成辉 ;
李志军 ;
邓起 ;
郎兴海 ;
王友 .
矿床地质, 2009, 28 (06) :759-769
[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唐菊兴 ;
黄勇 ;
李志军 ;
邓起 ;
郎兴海 ;
陈渊 ;
张丽 .
矿床地质, 2009, 28 (01) :15-28
[4]   三个锆石U-Pb SHRIMP年龄对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容矿火成岩时代的重新厘定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徐文艺 .
矿床地质, 2007, (05) :512-518
[5]   西藏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对成矿的贡献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徐文艺 .
地质学报, 2007, (07) :964-971
[6]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 [J].
张丽 ;
唐菊兴 ;
邓起 ;
黄勇 ;
郎兴海 ;
Jim LANG ;
Reza TAFITI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18-326
[7]   西藏雄村大型铜金矿床的特征、成因和动力学背景 [J].
徐文艺 ;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杨竹森 ;
潘凤雏 ;
崔艳合 ;
陈伟十 ;
杨丹 ;
连玉 .
地质学报, 2006, (09) :1392-1406+1488
[8]   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徐文艺 ;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杨丹 ;
杨竹森 ;
崔艳合 ;
陈伟十 .
矿床地质, 2006, (03) :243-251
[9]   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J].
徐文艺 ;
曲晓明 ;
侯增谦 ;
陈伟十 ;
杨竹森 ;
崔艳合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4) :301-310
[10]  
大型铜矿地质与找矿[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之田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