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粒径特征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被引:24
作者:
张秦岭
[1
]
李占斌
[1
,2
]
徐国策
[2
]
张铁钢
[1
]
黄萍萍
[1
]
张洋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分形维数;
小流域;
丹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2.039
中图分类号:
S152.3 [土壤机械组成(质地)];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选取丹江鹦鹉沟流域78个不同土壤剖面,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粉粒含量百分比在45.41%~66.19%之间,粘粒含量和极粗砂粒含量相对较低。(2)小流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不能用半方差模型和Kriging插值来模拟。表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受土壤侵蚀影响较大。(3)陡坡以下,土层较厚且质量较好的地块往往被用作农地,致使相同坡度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农地>林草地。(4)分形维数与不同粒级含量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形维数与粉粘粒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细砂粒、中粗砂粒和极粗砂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5)农地和草地0-10cm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随坡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坡度对林地的分形维数影响很小。(6)分形维数在4个土层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0-10cm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