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流相薄砂体地震子波效应和识别方法

被引:6
作者
黄军斌 [1 ]
高利军 [2 ]
高勇 [3 ]
王德发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哈里伯顿公司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石油研究院
关键词
雷克子波; 振幅属性; 子波旁瓣; 旁瓣效应; 薄砂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在地震资料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地震子波旁瓣效应会增加薄砂岩识别和解释的难度。为了研究子波旁瓣的影响程度,设计系列正演模型,利用不同频率的零相位雷克子波合成人工地震剖面,确定砂体位置、频率与地震子波旁瓣效应的关系,研究振幅类属性与薄砂体描述的关系。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多频带地震剖面和振幅类属性,可以可靠地解释和描述厚度大于1/8波长的辫状河流相薄砂岩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流相沉积储层地震精细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河道砂为例 [J].
崔永谦 ;
秦凤启 ;
卢永和 ;
杜维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668-672
[2]   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分析 [J].
李坦 ;
殷小舟 .
复杂油气藏, 2009, 2 (03) :25-28+36
[3]   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技术在东濮凹陷的应用 [J].
陈君 ;
陈发亮 ;
郑玲 ;
韩福民 ;
邓明霞 ;
张渊 .
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S1) (S1) :44-47
[5]   饶阳凹陷马西地区砂、泥岩薄互层高精度储层预测的实践 [J].
崔永谦 ;
冯小英 ;
李先平 ;
阎宝义 ;
王文军 .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02) :67-70+10
[6]   塔河油田三叠系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技术 [J].
石玉 ;
李宗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53-60
[7]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储层预测 [J].
袁红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97-503
[8]   薄层地球物理特征再认识 [J].
张军华 ;
陆文志 ;
王月英 ;
高荣涛 ;
王永刚 .
石油物探, 2004, (06) :541-546+12
[9]   复杂地区薄互储层属性应用技术研究 [J].
王洪艳 ;
夏连军 ;
胡云 .
石油物探, 2004, (S1) :51-52
[10]   薄互层正演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J].
杜劲松 ;
韩福民 ;
陈发亮 ;
刘忠亮 ;
秦广胜 ;
苗翠芝 .
断块油气田, 2004, (06) :4-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