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吐哈盆地的两种构造单元体系

被引:22
作者
陶明信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构造单元; 构造属性; 伸展构造; 反转构造; 吐哈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重点研究了吐哈盆地构造单元的类型、构造属性及其与构造反转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吐哈盆地的构造单元可归为2种不同类型的体系:坳陷/隆起-凹陷/凸起类型的体系和构造带类型的体系。前者为沉积构造单元,具有同沉积构造的属性,可代表盆地形成时期的伸展性结构与构造;后者则为变形构造单元,具有"后生或次生"构造的属性,反映或代表了后期的构造反转。吐哈盆地"东西分块"应是同沉积期构造格局的表象,"南北分带"则主要是后期挤压与构造反转的结果。由此也进一步证明,吐哈原型盆地属伸展性盆地,后期则因挤压改造而发生了构造反转。前述各种特征则可能是此类构造反转盆地所具有的特殊的地质构造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新疆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剥露史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马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07-1517
[3]   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研究进展 [J].
李晓斌 ;
陶明信 ;
王作栋 ;
史宝光 ;
李中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678-683
[4]   中国不同类型断裂带的地幔脱气与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史宝光 ;
蒋忠惕 ;
沈平 ;
李晓斌 ;
孙明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5) :441-451
[5]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万景林 ;
舒良树 ;
孙岩 ;
王锋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10) :115-119
[6]   吐哈盆地形成及其演化 [J].
陈绍藩 ;
王建永 ;
黄国龙 ;
于伟营 .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04, (03) :125-131
[7]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J].
朱文斌 ;
马瑞士 ;
郭令智 ;
孙岩 ;
徐鸣洁 ;
胡德昭 ;
王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2) :125-131
[8]   吐哈盆地煤层气勘探前景 [J].
李巧梅 ;
王瑞英 ;
胡军 ;
陈宏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72-175+190
[9]   吐哈盆地前陆冲断带地质特征及勘探成果 [J].
袁明生 ;
牛仁杰 ;
焦立新 ;
李成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376-379+351
[10]   吐哈盆地地质结构和油气聚集规律的新认识 [J].
张明山 ;
张进学 ;
于拥军 ;
戴余 ;
李明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3) :189-19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