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斜坡区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形成条件

被引:16
作者
周荔青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
关键词
陆相含油气盆地; 斜坡区; 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近 10多年来 ,陆续在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陆相盆地的斜坡区发现了一批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 ,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如下 :(1)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 ,具特高 -中等油气资源丰度 (10× 10 4~ 6 0×10 4t/km2 ) ;(2 )发育一定规模的汇烃单元 ,保证足够数量的油气充分地向同一个构造 -地层岩性带运移 ,在大型盆地的宽缓斜坡带 ,构造分割性较小 ,砂体能够大面积稳定分布 ;(3)多套 (扇 )三角洲前缘相砂体提供了巨大的储集空间 ,且其与优质湖相烃源岩构成不等厚 -略等厚互层 ,形成面接触、体接触 ,组成高效排液组合 ,提高了区块油气资源丰度 ;(4 )在区域性断层、深部隆起或地层超覆尖灭带的产状陡变区 ,岩性型油气藏纵向叠合好 ;(5 )反转性掀斜改造常使砂体前缘由下倾尖灭转为上翘尖灭 ,抬斜性掀斜改造则使砂体获得整体性侧向封堵 ,发育大中型岩性 -构造复合型圈闭 ;(6 ) (扇 )三角洲砂体走向与地层走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 ,既保证油气输导系统的通畅性 ,又使得在砂体上翘方向形成大量岩性圈闭 ;(7)圈闭形成期与油气大规模运移期的适时配置 ,有利于形成大中型岩性型油气田。
引用
收藏
页码:362 / 366+379 +3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9-222
[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低位域沉积及非构造圈闭 [J].
金武弟 ;
王英民 ;
刘书会 ;
陈崇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49-252
[3]   松南地区十屋断陷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样式 [J].
吴金才 ;
兰素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62-64
[4]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沉积体系特征 [J].
王果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31-336
[5]   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J].
罗静兰 ;
J.MarceloKetzer ;
李文厚 ;
阎世可 ;
武富礼 ;
李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37-341+351
[6]   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J].
高新生 ;
赵霞飞 ;
李天明 ;
唐忠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65-168
[7]   中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特征 [J].
周荔青 ;
雷一心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2) :8-15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分类 [J].
李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78-81+87
[9]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J].
赵文智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0, (01) :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