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91
作者
耿元生
周喜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浆事件; 锆石LA-ICPMS定年; 新元古代早期; 阿拉善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阿拉善西部地区分布有一些眼球状片麻岩和条带状片麻岩,以往将它们作为阿拉善群的地层对待。本文研究表明它们是受到变形改造的正片麻岩。通过锆石LA-ICPMSU-Pb分析,4个样品分别获得了913±7Ma、921±7Ma、926±15Ma和904±7Ma的年龄结果。新元古代早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表明,阿拉善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早期(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的强烈改造,它们可能与祁连地块等相似,应属于不同于华北克拉通的独立的变质地块。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9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Correction of common lead in U–Pb analyses that do not report 204 Pb[J] . Tom Andersen.Chemical Geology . 2002 (1)
[22]  
Timing and thermal influence of late orogenic extension in the lower crust: a UPb geochronological study from the southwest Grenville orogen, Canada[J] . J.W.F. Ketchum,L.M. Heaman,T.E. Krogh,N.G. Culshaw,R.A. Jamieson.Precambrian Research . 1998 (1)
[23]  
Southwest U.S.-East Antarctic (SWEAT) connection: a hypothesis .2 Moores,EM. Geology . 1991
[24]   柴北缘夹榴辉岩的片麻岩(片岩)地球化学、Sm-Nd和U-Pb同位素研究——深俯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J].
张建新 ;
万渝生 ;
孟繁聪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3, (03) :443-451
[25]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耿元生 ;
王新社 ;
沈其韩 ;
吴春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4) :412-420
[26]   扬子板块西缘黄草山和下索子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J].
沈渭洲 ;
李惠民 ;
徐士进 ;
王汝成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412-416
[27]   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岩石学报, 2000, (01) :59-66
[28]   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 [J].
李江海 ;
穆剑 .
地质科学, 1999, (03) :259-272
[29]   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 [J].
郭进京 ;
张国伟 ;
陆松年 ;
赵风清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29-37
[30]   中祁连东段晋宁期碰撞型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 [J].
郭进京 ;
赵凤清 ;
李怀坤 .
地球学报, 1999, (0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