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及挖潜勘探评价

被引:4
作者
蒲家奇,孟德勤,周文
机构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科研所,成都理工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大池干井气田,构造带形成,物理模拟,勘探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史,采用沉积补偿法研究了川东大池干并构造带下二叠统顶的古构造情况。结果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实验室模拟了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进而指出了该构造带的有利勘探方向为:①构造带中断裂发育带的断上盘和下二叠统侵蚀高地中该统内的溶蚀缝洞系统;②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有利地区;③池2井以北至池22井一带5、6号断层之间的陡带石炭纪地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川东鄂西长兴期海绵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J].
陈成生 ;
张继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1) :34-41+97
[2]   大池干井构造带含气特征及勘探方向 [J].
谢有亮 ;
王敬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 (04) :361-369
[3]   川东陡构造石炭系勘探的前景 [J].
杨先杰 ;
潘祖福 .
天然气工业, 1984, (01)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