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

被引:38
作者
王泽明 [1 ,2 ]
鲁宝菊 [2 ]
段传丽 [2 ]
王茂琴 [2 ]
胡顺江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2]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公司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早二叠世; 地层水; 气水识别;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测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且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位部署逐渐由富气区向外扩展,新完钻井投产后效果差,产水严重。因此开展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该区块产建效果的基础。在区域水化学分析、测井气水层识别、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苏20区块气水的分布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①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②研究区垂向上表现为下气上水,下二叠统山1段基本不含水,从下二叠统盒8下亚段2层→盒8下亚段1层→盒8上亚段的地层水逐步增多;③从成藏要素分析,表明苏20区块富水与其生烃强度、构造位置和天然气的运移密切相关;④地层水根据其成因差异可以分为低部位滞留水、透镜状滞留水、孤立透镜体水3种类型,研究区内主要为透镜状滞留水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124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富水层的识别与成因 [J].
朱亚东 ;
王允诚 ;
童孝华 .
天然气工业, 2008, (04) :46-48+139
[2]   靖边气田下古气藏相对富水区控制因素及气水分布模式研究 [J].
林家善 ;
周文 ;
张宗林 ;
景小燕 ;
罗桂滨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72-74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成藏机理研究 [J].
刘圣志 ;
李景明 ;
孙粉锦 ;
肖红平 ;
刘锐娥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4-6+191
[4]   苏里格庙气田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J].
刘红岐 ;
彭仕宓 ;
唐洪 ;
侯金梅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8-11+93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上古气藏成藏机理研究 [J].
王志雄 ;
徐国盛 .
断块油气田, 2003, (03) :9-11+89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M]. 地质出版社 , 李贤庆[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