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63
作者
李鑫
李兴校
欧名豪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度; TOPSIS法; 区域差异; 江苏省;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2.03.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将城镇化分解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部分,且认为这4部分应处在协调耦合状态,用TOPSIS法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以对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常州和扬州在优质协调区;南京、镇江、苏州和无锡在良好协调区,且土地城镇化相对滞后,说明城镇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徐州、淮安和南通在基本协调区,徐州与淮安土地城镇化过快,社会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同时忽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南通土地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扩张缓慢,城镇化的土地代价水平较低;泰州和盐城在轻度失调区,盐城经济城镇化滞后,泰州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大,城镇发展选择的是一种精明增长路径;连云港和宿迁在中度失调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其它城镇化,城镇发展土地代价水平高,具有相当过渡性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悖.[N].陆天然 ;丁南;.中国改革报.2010,
[2]   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J].
李雪梅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348-358
[3]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凤桂 ;
张虹鸥 ;
吴旗韬 ;
陈伟莲 .
人文地理, 2010, 25 (05) :53-58
[4]   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 [J].
曹广忠 ;
刘涛 .
中国软科学, 2010, (09) :86-95
[5]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J].
韩俊 .
理论视野, 2010, (09) :20-22+55
[6]   论中国特色的土地城镇化道路 [J].
鲁德银 .
农村经济 , 2010, (08) :30-32
[7]   土地城镇化过程的中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J].
鲁德银 .
农业经济, 2010, (05) :41-42
[8]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J].
简新华 ;
黄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28-39
[9]   “星云学说”与中国社会城镇化动力机制 [J].
唐磊雯 .
金融经济, 2009, (08) :43-44
[10]   中国社会城镇化深层动力机制探究 [J].
唐磊雯 .
中国集体经济, 2009, (03)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