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2.5Ag-0.7Cu-0.1RE/Cu时效点界面IMC的生长行为

被引:7
作者
韩丽娟 [1 ,2 ]
张柯柯 [1 ]
王要利 [1 ]
祝要民 [1 ]
赵国际 [1 ]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Sn-2.5Ag-0.7Cu-0.1RE/Cu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时效; 激活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G407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度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0201 ; 080503 ;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检测手段,研究了Sn-2.5Ag-0.7Cu-0.1RE/Cu在时效过程中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和生长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钎焊接头在85、125、150℃时效时,在靠近Cu侧形成层状Cu3SnIMC。随时效时间延长,钎焊后形成的波浪状Cu6Sn5IMC转变为较大尺寸的扇贝状,然后再转变为层状。时效过程中钎焊界面Cu6Sn5IMC和Cu3SnIMC的生长厚度均与时效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其生长受扩散机制控制,激活能分别为81.7和92.3kJ/mol。
引用
收藏
页码:895 / 897+820 +8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Sn-3Ag/Cu接头在钎焊和时效中IMC的生长和晶体取向分析 [J].
程从前 ;
赵杰 ;
杨朋 ;
朱凤 .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6, (04) :82-86
[2]   Sn-3.5Ag-0.5Cu/Cu界面的显微结构 [J].
王烨 ;
黄继华 ;
张建纲 ;
齐丽华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6, (03) :495-499
[3]   SnAgCuY钎料高温时效过程的显微组织演化 [J].
郝虎 ;
田君 ;
史耀武 ;
雷永平 ;
夏志东 .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6, (02) :52-54
[4]  
电子封装互连无铅钎料及其界面问题研究[D]. 于大全.大连理工大学 2004
[5]   Analysis of ring and plug shear strengths for comparison of lead-free solders [J].
Foley, JC ;
Gickler, A ;
Leprevost, FH ;
Brown, D .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2000, 29 (10) :1258-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