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研究述评

被引:56
作者
尹璇
倪晋仁
毛小苓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 ,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生态足迹提出于 2 0世纪 90年代 ,是一种新颖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它计算简明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并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J].
王书华 ;
王忠静 .
山地学报, 2003, (03) :324-330
[3]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4]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 [J].
王书华 ;
张义丰 ;
王忠静 ;
毛汉英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1) :78-82
[6]   自然资源定价主要理论模型探析 [J].
何承耕 ;
林忠 ;
陈传明 ;
李晓 .
福建地理, 2002, (03) :1-5+10
[7]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方法综述 [J].
任苇 ;
刘年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2, (03) :83-86
[8]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9]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冰川冻土, 2001, (02) :164-169
[10]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蓝盛芳 ;
钦佩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