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及其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30
作者
陈斌
机构
[1] 南通大学商学院
[2] 苏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在同一区域中互为发展和约束条件且两者耦合作用明显。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模型,判断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耦合程度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度会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门槛效应,提升耦合度是产业集群获得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时,需要注重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戚晓旭 ;
杨雅维 ;
杨智尤 .
宏观经济管理, 2014, (02) :51-54
[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杨晓云 ;
綦振法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 (02) :95-98
[3]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J].
刘爱雄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2) :160-162+175
[4]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及反馈机制 [J].
李铁立 ;
李诚固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3, (05) :50-55
[5]   浙江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J].
史晋川 .
浙江社会科学, 1999, (03) :14-18
[6]  
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 黄瑞芬.中国海洋大学. 2009
[7]  
经济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小建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