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松树沟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及其退变质作用的PTt演化轨迹

被引:42
作者
刘良,周鼎武,董云鹏,张宏发,刘养杰,张泽军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高压基性变质岩,变质作用,退变质作用,PTt轨迹,东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北秦岭商南松树沟出露的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包括高压基性麻粒岩和石榴单斜辉石岩,遭受了从中压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到绿帘角闪岩相的连续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这些岩石形成的温度为826℃~887℃,压力约为1.40~1.58GPa,其不同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依次分别是765℃~825℃和约1.03~1.14GPa、650℃~750℃和约0.9GPa以及400℃~500℃和约0.5~0.6GP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早期近等温降压(ITD)和晚期降温降压的顺时针PTt演化轨迹。结合高压岩石983±140Ma的退变质年龄和松树沟残存的蛇绿岩片考虑,这些高压岩石的形成和抬升与秦岭造山带中、晚元古宙时期洋壳的俯冲、消减和陆块碰撞伴随的快速构造上升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松树沟榴闪岩中的石榴石和角闪石成分环带特征及岩石变质过程 [J].
杨勇,陈能松,陆琦,周汉文 .
岩石学报, 1994, (04) :401-412
[2]   东秦岭商南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刘良 ;
周鼎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7) :1599-1601
[3]   怀安蔓菁沟早前寒武纪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 [J].
郭敬辉 ;
翟明国 ;
张毅刚 ;
李永刚 ;
阎月华 ;
张雯华 .
岩石学报, 1993, (04) :329-341
[4]   河南大别山区榴辉岩及蓝晶石石英岩中柯石英的发现 [J].
李学燮 ;
康维国 ;
徐培苍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256-261+363
[5]   大别山榴辉岩带的高压硬玉石英岩块体及其地质意义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赵中岩 ;
王清晨 ;
李家驹 .
科学通报, 1992, (11) :1013-1015
[6]   山东荣城大疃榴辉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J].
叶凯 ;
徐平 .
岩石学报, 1992, (01) :27-39+104
[7]   降压变质组合和降压变质反应特征及其判别 [J].
陈能松 .
地质科技情报, 1989, (04) :21-29
[8]   东秦岭造山带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许志琴 ;
卢一伦 ;
汤耀庆 ;
M.Mattauer ;
Ph.Matte ;
J.Malavieille ;
P.Tapponnier ;
H.Maluski .
地质学报, 1986, (03) :237-247
[9]   陕西商南秦岭群闪岩系的原岩恢复与多期变质作用 [J].
安三元 ;
王珰荣 ;
苏春乾 .
中国区域地质, 1985, (03) :159-169
[10]  
苏鲁榴辉岩及有关超基性岩[M]. 地质出版社 , 杨建军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