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近50年我国江淮流域气候变化
被引:38
作者
:
田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田红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李春
张士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张士洋
机构
:
[1]
安徽省气象局
[2]
中国海洋大学
[3]
中国海洋大学 安徽合肥
[4]
山东青岛
来源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年
/ 04期
关键词
: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气候突变;
江淮流域;
D O I
:
10.16441/j.cnki.hdxb.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为了详实地了解江淮流域的气候变化和进一步做好短期气候预测,利用近50a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平均值和变率两方面研究了我国江淮流域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近50a来江淮流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变暖,与全国变暖的趋势一致;降水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温度和降水由低基本态向高基本态过渡,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基本态下;(2)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其变率随时间而变,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变率时段,要注意高基本态和高变率结合易导致的高温、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3)温度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突变,降水在1968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突变。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突变后均比突变前有所增加。根据突变分析可将江淮流域近50a气候变化过程划分为相对冷干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相对冷湿阶段(70~80年代)—相对暖湿阶段(90年代至今)。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遥相关的长期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
气象学报,
1996,
(06)
:675
-683
[2]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M].丁一汇等编;.气象出版社.2003,
[3]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
1
→
共 3 条
[1]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遥相关的长期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
气象学报,
1996,
(06)
:675
-683
[2]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M].丁一汇等编;.气象出版社.2003,
[3]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
1
→